跳到主要內容區

【初試啼聲!新秀博士研究論壇暨國際學者工作坊,共展管理研究新篇章】

【初試啼聲!新秀博士研究論壇暨國際學者工作坊,共展管理研究新篇章】

                                                                                  ─特派博班記者:林玠妤、郭馥甄、邱乙甯

由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策略性人力資本研究團隊」主辦,台灣組織與管理學會與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協辦的「初試啼聲─新秀博士研究論壇暨國際學者工作坊」於2022年7月8日(五)因應疫情,以線上方式圓滿舉行。本活動邀請國、內外管理領域專業學者與多校博士新秀進行分享與交流。上午場次為國際學者工作坊,特邀國際學者對管理研究重要議題研討,並安排旅美學者的學術職涯分享。下午場次則為新秀博士研究論壇,邀請國立中山大學人管所所長紀乃文教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CEIBS)王安智教授 、澳洲阿德萊德大學商學院 (University of Adelaide)邱家彥教授,針對博士新秀的文章提供具體投稿建議,共吸引約90餘位學者線上齊聚盛會。


【國際學者工作坊】

第一場由James M. Diefendorff老師分享在組織行為/人力資源管理領域中會用到的研究方法:潛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 LPA)。Diefendorff老師首先提到何謂LPA,當研究者為了測試某個構念(construct)而收回來一群樣本時,透過LPA分析該群樣本在該構念上分數的高低分布,進而找出該群樣本中不同的族群。接著,他說明LPA通常有兩種分析方法:以變數為中心(variable-centered)進行分析或以人為中心(person-centered)進行分析。最後,他以情緒勞動研究中的兩個變數作為例子:表層演出(surface acting)與深層演出(deep acting),說明進行LPA時的步驟以及注意事項。


第二場為Szu-Han (Joanna) Lin老師分享主管建言背書(managerial voice endorsement)主題,相較於過往研究是從提出建言的人(voicer)的角度看主管的建言背書,這篇研究則是從旁觀者的角度出發:當同事提出的建議獲得主管背書時,在一旁目睹這過程的同事會做何反應呢?例如:當同事建議主管舉辦活動時,主管欣然同意並覺得這樣的點子很棒,在一旁觀看的你會因此也積極向主管提出建議,或是逃避同事呢?她從趨避架構(Approach-avoidance framework)談討,旁觀者對「主管替同事建言背書」的正向與負向的反應,以及產生正負向行為的機制,同時也納入人格特質作為干擾變數。


上午的壓軸場次由在Mitchell College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South Alabama任職助理教授的 Dr. I-Heng (Ray) Wu主講「Doctor on the Way: Building an Academic Career in the United States」。Ray老師不僅分享其海外求學與職涯管理歷程,也提供許多自身「學術生存秘笈」給與會者們參考,比如作為一位研究者其反思的切入點,及如何透過參加國際研討會有效拓展學術資源與促進學術論文發表。本場次在熱烈的Q&A中落幕,主講的Ray老師最後也鼓勵同學們think out of the box,並利用資源向有經驗的學界前輩請教。


【新秀學者研究論壇】

下午第一場次的首位發表人為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候選人涂嘉真,以社會理論探討團隊內的社會比較與成員間的相互學習。評論人中山大學人管所紀乃文所長認為其研究理論脈絡清晰並採混和研究方法,值得鼓勵;另外,也從文章架構梳理的角度,與操弄檢測等方面提供意見。而第二位發表人為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郭嘉博,其文章探討組織內的和諧勞資關係氣候可能帶來的正面影響,與工會可用性、工會忠誠度等議題。評論人紀所長針對其研究架構提供參考建議,也鼓勵該研究關注的議題具有發展潛力。


下午第二場次的新秀論壇,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CEIBS)王安智教授 (An-Chih Wang)擔任評論人,首先,第1位報告人為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生候選人柴菁,分享主管對部屬不信任透過權威領導對於主管-部屬交換關係的影響,並分別從智力增進信念與印象管理的角度分析調節效果,王安智教授則以問題引導的方式,思辨權威領導的屬性、智力增進信念在研究中的角色等,以利釐清及改善研究架構與內容;第2位報告人為國立清華大學服務科學研究所博士郭孟倫,從文化差異的觀點探討華人社會中對於領導者性格偏好,是否類似西方社會能接受自戀型人格主管或仍以謙遜人格為主,最後王安智教授則提出報告人應思考謙遜與自戀的關係、跨文化研究的必要性,以利報告人能提升研究的重要性與貢獻性。


下午第三場次的新秀論壇,由阿德萊德大學商學院 (University of Adelaide)邱家彥教授 (Chia-Yen [Chad] Chiu)擔任評論人,首先登場報告的是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生候選人王勝斌,探討仁慈領導在東西方社會中究竟是「少說多做」還是「多說多做」,邱家彥教授則希望報告人未來應思考如何極大化本篇研究在學界與實務界應用的價值;第2位則是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生候選人Mayya Achyldurdyyeva,報告員工每日正負向情緒會透過不同焦點產生不同導向建言行為的影響,其中主管-部屬間的交換關係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則會干擾前述效果,邱家彥教授認為報告人未來應加強本篇研究應從對於社會的影響力、建言行為為何值得探討、能帶給不同領域學者的啟發等面向更加精進。


會後,紀乃文所長再次感謝所有演講者、發表人與評論人的參與,以及一路聽到最後的聽眾們的支持;也正式宣布明年會持續舉辦「新秀博士研究論壇暨國際學者工作坊」,讓更多的本土新秀可以有表現的舞台,也讓本土博士有更多的機會透過工作坊向國際學者學習。而聽眾們也紛紛給予舉辦單位正面的回饋,大家也相約明年再相見。

瀏覽數: